从互联网到智联网布瑞克聚焦农业AI,打造农业智联网新生态

当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全球产业格局,农业这一承载人类文明根基的古老行业,正站在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拐点。布瑞克(苏州)农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顺势而为,正式更名为 “布瑞克(苏州)农业智联网股份有限公司”。这一字之变,是继 2019 年 9 月 19 日从 “布瑞克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” 更名为 “布瑞克(苏州)农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” 后的又一次战略升级 。2019 年的更名,响应了当时产业互联网的发展热潮,聚焦农业数据互联互通的基础建设;而 2025 年 7 月 23 日的这次更名,则标志着从 “互联网” 向 “智联网” 的范式跃迁,绝非简单的名称更迭,而是从农业数字化基建到智能化生态的质变,既展示了布瑞克深耕农业 AI 领域、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智能化体系的决心,更折射出技术革命驱动下农业产业的进化逻辑。

https://img2.danews.cc/upload/images/2025-08-04/KiatLIFmVSWhimages.png

布瑞克自 2014 年大数据和互联网版块在苏州落地以来,在农业产业互联网领域深耕十余年,构建起农业大数据、农产品集购网、农牧人三大平台,为超 600 个县域及 10 万余家食品企业提供智慧农业解决方案,在数据分析、农产品交易、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沉淀与市场资源。此次更名后,原有产业互联网业务将由子公司布瑞克农业互联网科技集团承接,母公司则专注于农业 AI 技术研发与全产业链智能服务体系的搭建,形成 “专业分工、协同共进” 的发展格局。

2019 年更名后,布瑞克的核心使命是完成农业数据的 “数字化转译”—— 将分散在田间地头、批发市场、政策文件中的信息转化为可流通的数据资产,那么此次更名 “农业智联网”,则是在数据互联基础上实现的智能升级,这一转型兼具历史必然性与产业重构价值。

要理解这一转型,首先需要了解 “农业智联网” 的核心内涵。它绝非简单的技术叠加,而是智能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深度延伸 —— 以人工智能为 “决策中枢”、大数据为 “认知基础”、物联网为 “感知神经”,将农业产业链中生产端的土壤、作物、农资,流通端的物流、仓储,消费端的市场需求、偏好变化,以及政策端的调控导向、扶持政策等分散要素,编织成一个有机联动的智能网络。

与传统农业互联网 “信息传递为主” 的定位不同:传统模式更像 “信息中转站”,主要解决 “信息有没有” 的问题,比如告知种植户 “某地玉米价格”“某类病虫害症状”,但最终如何决策仍需依赖用户自己判断;而农业智联网则像一个 “懂农业的智能大脑”,它不止于连接信息,更能主动感知产业链各环节的动态需求,智能分析背后的运行规律,最终根据指令自动输出精准决策结果。

以布瑞克智农 AI为例,种植户语音输入:“我的20亩麦田当前土壤墒情 15%,下周该什么时候浇水?” 布瑞克智农AI会基于这些信息,再调取未来天气预报、小麦生长阶段需水规律,最终回复 “三天内完成灌溉,每亩 40-50 立方米”。这种基于具体信息的精准响应,以及对已知场景的主动预判,正是农业从 “被动响应” 到 “主动服务” 的关键跃升。

https://img2.danews.cc/upload/images/2025-08-04/WknhXgxHFVVNimages.png

从行业维度看,农业现代化正经历关键跨越:数字化阶段的核心是解决信息不对称,通过数据采集、存储、共享构建产业数据链;而智能化阶段则要求数据主动创造价值,实现从 “数据呈现” 到 “结果输出” 的质变。当前,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与农业的融合持续深化,农业生产正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,从粗放经营升级为精准管理。布瑞克的转型,恰是踩准了这一产业进化节奏 —— 通过构建 “数据输入 – 智能分析 – 决策输出” 闭环,推动农业从 “看数据做事” 向 “靠智能成事” 转变。

对产业生态而言,传统农业产业链中,信息差导致的效率损耗长期存在;而智联网模式通过 AI 赋能,能让种植户精准预判市场需求、采购商优化进货策略、政策制定者掌握产业动态。这种方式将打破传统壁垒,推动农业资源向高效领域集中。对企业自身而言,聚焦农业 AI 意味着整合资源攻克智能化难题,提升核心竞争力,同时更好满足客户对智能解决方案的需求,增强粘性以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
核心优势:从 “数据壁垒” 到 “智能引擎” 的能力沉淀

布瑞克农业智联网在农业 AI 领域的优势,并非凭空构建,而是植根于数字化阶段积累的 “数据护城河”“技术承重墙” 与 “品牌生态网”,形成了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。

数据资源上,其农业大数据终端汇聚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、国内 2000 多个县域的信息,覆盖 500 多种农产品,数据总量突破 20TB,且实时更新、动态监测全产业链。这些数据并非简单堆砌,而是经十余年打磨的数据堡垒,包含农产品生长周期、市场波动规律、区域气候影响等深层关联。这种 “有逻辑的数据” 为 AI 模型提供了远超普通数据集的训练素材,让智能分析能触及农业本质规律。

技术实力上,布瑞克构建了 “数据处理 – 算法研发 – 场景落地” 全链条能力。其智农 AI 融合自研智能分析系统,具备领先的数据处理能力与深度学习算法,可深度挖掘数据价值。能将农业专家经验转化为 AI 可理解的模型参数,解决了传统算法在农业场景 “水土不服” 的问题;先进的数据清洗整合与实时更新机制,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与及时性,为 AI 应用有效性提供保障。这种 “技术 – 场景” 的深度耦合,让智能解决方案能快速落地见效。

品牌积淀则为转型提供生态支撑。经过多年发展,布瑞克已在农业领域建立 “专业可靠” 的认知,服务超 600 个县域与 10 万余家食品企业的实践,使其深刻理解不同主体的需求痛点。“品牌信任 + 智能能力” 的组合,让智联网模式能快速获得市场认可,形成 “数据积累 – 模型优化 – 用户增长” 的正向循环。

布瑞克智农 AI:从 “数据平台” 到 “智能中枢” 的核心载体

作为战略核心载体,布瑞克智农 AI 1.0 版本于 2025 年 6 月正式发布,其本质是 “农业智能决策系统”—— 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 “千人千面” 的智能服务,标志着企业从 “数据平台” 向 “智能中枢” 的转型落地。

布瑞克智农 AI 1.0 的 “深度研究” 功能体系,精准对应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智能需求:通用功能作为 “农业智能问答专家”,可即时解答从 “某地玉米价格走势” 到 “病虫害防治措施” 的多元问题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即时服务;月度功能聚焦短期动态,通过 AI 分析预判下月市场变化,为种植户调整结构、经销商备货提供依据;年度功能立足宏观,对全年供需、政策影响、国际形势进行智能研判,辅助政府与大企业制定战略;采购功能融合历史价格、产区产能、物流成本等数据,直接输出 “最优采购方案” 以降本增效;可研功能为农业项目提供全周期智能评估,一键生成从市场前景到投资回报的专业报告;论文功能整合学术资源,为科研人员提供数据支撑与分析工具,推动农业科研智能化。

这些功能的共同特点是 “结果导向”—— 用户无需理解数据逻辑,输入需求即可获得确定性结论,这与传统互联网平台 “提供数据让用户自行分析” 形成本质区别。

从农业信息科技到农业互联网,再到农业智联网,布瑞克的两次名称更迭,勾勒出农业数字化向智能化演进的清晰轨迹。当 “互联” 解决了 “数据流通” 的基础问题,“智联” 则承担起 “价值创造” 的时代使命。凭借数据、技术、品牌的三重优势,布瑞克正引领农业从 “靠经验”“看数据” 向 “用智能” 跨越。这场转型的终极意义,在于让农业成为 “可计算、可预测、可优化” 的现代产业。

2024 年以来,受外部环境波动影响,布瑞克各业务承压,但困境中更见坚守,2025 年初公司果断推出布瑞克智农AI,以全面智能化转型破局。十余年来,无论行业起伏,布瑞克深耕农业的初心始终未改。这份执着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持久 “智能动力”。